用户: 密码: 验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非遗文化>>传统戏剧 >>“南派”掌中木偶

共有 4822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南派”掌中木偶简介

发表日期:2019年7月4日   【编辑录入:admin

“南派”掌中木偶俗称布袋戏,北方称指花戏。泉州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称南派布袋戏,戏班叫“掌中班。泉港人则俗称其为“柴头人仔戏”。

泉州掌中木偶戏之发端,民间相传始于明嘉靖年间( 15221566)。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清乾隆年间( 1736--1795 )。在清代,泉州府属各县都有不少布袋戏世家。掌中木偶戏又有“小才子”之称,盖因一人能演生、旦、丑、净、北、外、贴七个角色。

相传,布袋戏先在泉州府属各地繁衍,再由泉州传入漳州一带。因各仿当地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泉州一带的称为“南派”,漳州一带的称为“北派”。南派的表演程式是仿效当地的“嘉礼”戏,形象由大改小。以指掌表演,称作“木偶掌中帮”,而仿照梨园戏表演科步的称作“梨园掌”。          

近现代,泉港区涂岭镇驿坂村陈妈居、丘后村陈延生,前黄镇前黄村黄乌猴,均为掌中木偶高手,名声远扬。解放前,在泉港民间常演的木偶传统剧目有《弓鞋记》、《珠针级》、《凤钗记》、《包公案》、《三国》故事等。前黄村黄乌猴及其子孙四代人相袭排演传统木偶剧目300多个,在各地演出深受欢迎,成为著名的掌中木偶剧世家。2000年,组建泉港区掌中木偶艺术团,继承传统技艺,创新儿童戏剧,深入中小学演出课本剧,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参加第三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受到同行和观众的肯定和赞许,并在市布袋戏邀请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等。

掌中木偶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张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行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1
  • 上一篇:高甲戏掠影
  • 下一篇:“南派”掌中木偶掠影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户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0595-87978003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