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20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杨九华教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华夏乐府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合作交流部主任吴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联合UIC联合学院、全人教育中心周纯一教授,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院、粤剧传承研究中心梁宝华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长三角非物质文化研究院黄大同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关注非遗的学者、传承人、教师、社会团体、媒体等255名代表出席,发表论文189篇。
研讨会采取主旨论坛和分论坛结合的形式进行,主旨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谢嘉幸、萧梅、周纯一、杨玉成、梁宝华、杨民康、秦序、傅谨、李 松、赵塔里木、项阳、张欢、南鸿雁、徐健顺、张晓虹 、陈哲、钱 茸等做专题发言;分论坛分“非遗”传承人现状与后续人才培养, 民间机构、班社、社区传承,乐府、礼乐与文人音乐传承,高校传统音乐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国家艺术基金传统音乐人才培训,高校传承基地与中小学传承校建设,节庆、文创、影视与新媒体传播七个板块进行。活动期间,还进行了福建南音推广和举办非遗展演。
泉州市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副研究员应邀赴会,并在分论坛发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北管保护、传承、弘扬的实践与探索》,他介绍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北管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15 年来,坚持走“政府主导、民间自觉,村校互动、委托培养,院地联姻、学研结合”之路,北管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全区形成了“以学习北管为荣”的良好氛围。并对泉州北管传承存在艺人年龄老化、传承队伍松散、传承模式老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泉州北管保护、传承、弘扬的新思路。如,建立保护队伍、创建北管资源数据库、设立专项经费和加大传承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等。
中央音乐学院钱茸教授、博导评论说,黄嘉辉副研究员在泉州北管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十分细致,他对泉州北管的爱护也是一种十分淳朴的乡土之情的体现,将对故乡的感情用国家非遗传承下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种对传统艺术的爱护精神值得学习和表扬。
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副研究馆员在发表论文
中央音乐学院钱茸教授、博导在评论
